微信支付调整费率引热议,专家认为——支付市场尚需进一步规范
支付市场尚需进一步规范(主题)
(相关资料图)
近日,因微信支付调整校园部分场景中的支付费率问题,让一贯“热闹”的非银支付行业又上了热搜,引发市场热议。校园中哪些是营利场景,哪些是非营利场景?这暴露了行业中哪些痛点?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一般来说,支付机构在向商户提供支付服务时,会向商户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这笔费用除自留一部分外,还要按比例给发卡行以及清算机构分成。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银行卡特约商户统一被分为三类——餐饮、酒店、百货等标准类商户费率为0.6%左右;家电、超市、加油站等民生相关优惠类商户费率为0.38%至0.48%;公立学校、公立医院、慈善机构等公益类商户零费率。各收单机构在该标准基础上进行市场化定价。
专家认为,此次微信支付向高校调整手续费之所以引来不少“吐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逐渐提高的收费标准,和早期支付宝、微信支付“零费率”的推广方式相比,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落差。尽管有行业人士认为国内支付行业手续费费率相对较低,承担着较大的运营成本,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该理由并不能令人信服。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银行与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机构之间的通道费率通常是一揽子协议,比如通常会分为借记卡、贷记卡等去谈打包的收单费率,里面可能已经包括了一些补贴价格,再单独把校园场景里的成本拿出来说值得商榷。
根据博通咨询报告,当前非银支付行业仅依靠流水分润(利润分成),已经拥有接近400万亿元的网络支付流水(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超过40万亿元的银行卡收单流水。在此基础上,非银支付行业形成了网络支付、条码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三条年收入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链。据博通咨询测算,2022年网络支付、条码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三条产业链利润规模分别为1170亿元、2035.5亿元和超600亿元。
“作为非银支付巨头,微信支付在线下条码支付市场占据份额的绝对值很高,线上支付市场的份额也很高,利润不可谓不丰厚。”王蓬博直言,“校园里所谓营利性的电商、酒旅场景具体指的是哪些场景?即便是高校内的经营商户,它是不是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公益性质?这还需要微信进一步给出合理解释。”
微信支付在最新回应中表示,对校园营利场景费率实施了精细化管理,计划调整费率为0.2%,其中微信支付实际收取0.1%费率,另外的0.1%作为技术服务费发放给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外界所传的0.6%纯属误传。
至于费率调整范围,微信支付表示,“由于我们对于校园盈利场景划分考虑不够周全,原定费率调整涉及学校主体经营的生活服务场景,经过各方意见的收集与反馈,我们决定对于上述生活服务场景依然保持零费率的优惠政策,同时仍将向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发放0.1%的技术服务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认为,校园是一个复合型场景,区分收费确实有合理性:“以前基本上按照地理空间来划分,比如将一所医院或学校整个地理空间都视作非营利机构。但实际上,同一所学校空间内,已经入驻了大量商业性机构,和学校是不同法人主体,对其区分收费并不违背银行及第三方机构对非营利机构不收费的传统。”
专家表示,过去几年第三方支付行业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不少支付机构为抢占市场而进行的高额补贴行为。收费本身是市场行为,但也要尊重市场,不能“一涨了之”。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如何在谋求商业利益与服务民生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重要考验。
“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运营也需要承担复杂的运营成本,给非营利机构免手续费实际上是一种补贴,在营利性机构上收取费用,正是让第三方机构能够正常运营的一个前提。如果越来越多的营利性机构搭非营利性机构免手续费的便车,对于整个第三方市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对类似现象需要整个支付市场进行进一步规范明确。”孙文凯说。
关键词: